导读:龋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蛀牙。调查发现,目前我国儿童龋齿问题相当严重,龋齿比例已经高达90%,平均每个孩子都有近5颗坏牙。资料显示,2011年上海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达六成以上,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也有近三成。20%的5岁儿童不刷牙,3岁以前儿童开始刷牙的仅13%,每天刷牙两次仅22%,只有9%的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。很多父母都认为,宝宝在换牙之前出现蛀牙没啥大不了的,换牙的时候掉了再长出新的就好了,因而对宝宝的口腔保健几乎是完全轻视,造成了孩子龋齿非常普遍。 ![]() 并且半数家长不知道,2岁孩子开始刷牙预防龋齿,爱护孩子的牙齿刻不容缓,那么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怎样预防龋齿,孩子牙齿应该怎样护理以及相关知识,爸爸妈妈要耐心往下看哦。 产生龋齿的原因和分类 龋齿形成的3大原因: ![]() 饮食方面是主要原因,因为在龋齿形成过程中,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。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,这些物质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活和活动能量,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,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,使釉质脱矿破坏,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。致龋的糖类很多,最主要的是蔗糖。 细菌是另外的一大诱因。龋齿发生和发展过程中,由于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,因此,近年来国际上公认龋病是细菌病致龋的细菌种类很多,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。 牙齿的形态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。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,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,而且不易清除掉,容易诱发龋齿。矿化不足,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,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,抗龋性低,容易患龋齿。 按龋齿龋坏程度的不同来分类 ![]() 浅龋: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,一般无自觉症状,探查时无反应。 中龋: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,可有冷、热、酸、甜激发痛和探痛。 深龋:龋坏侵入牙本质深层,但未穿髓,一般均有激发痛和探痛,无自发痛。 牙髓炎:是指细菌或毒素侵入位于牙齿中心的牙髓引起的炎症。以自发性、阵发性疼痛为主症。 根尖炎:牙髓炎发展到晚期,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,或有细菌感染,牙髓组织分解的产物、霉素便会通过根尖孔,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。 患龋齿后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看口腔医生,及时治疗,防止龋洞变深变大。不要等换恒牙,因为小儿龋齿容易并发严重疾病,并可能因患龋齿而影响孩子进餐,由于营养问题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。 |
精彩评论